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政策解读
两会,和我们有什么关系?
2024-01-25

f42d84b8ea68ad24f36d5791b7b81b01.jpg


□特约评论员  江钟秦


45e0c635211e8c08f1ad310a28b8e78d.jpg


  南京又进入到一年一度的“两会时间”。


  两会与我们普通人,究竟有什么关系?一百种宏大叙事的方式,不如一些小故事来得直观。


  去年夏天,新开辟的509路公交线登上了全城媒体的头条,甚至有媒体在通车当天进行了现场直播。一条公交线,热度为何如此之高?


  这条新开公交线北接江北新区研创园,穿越了长江五桥与河西新城,直至油坊桥地铁站。于城市而言,它是“拥江发展”战略下的必由之举,助力大江两岸人才与产业交融。于生活而言,它实打实地满足了百姓对跨江公共交通的需求,尤其是不方便乘地铁却有就医、通行需要的老年群体。


  值得一提的是,509路的落地,便是来自两会的提案。城市的高质量发展,一头连着尖端科技与产业,一头连着质朴的民生期盼,没有孰高孰低,而两会对城市融合的推动,与平凡生活的连接,就在悄然间发生。


  经济发展、社会治理、民生福祉……两会上的探讨事无巨细,我们会遇见“宏观”与“微观”的碰撞,在两者之间,我们在不断充盈着感知和理解社会的能力。


  如果说两会上的“四敢”精神、“四千”精神看似宏大,那不妨看看身边的“烟火小店”,那些早起的时光和晚归的日子,那些无问西东埋头奔跑的岁月,无不是对这些词汇生动的诠释。同样的,那些看似微小的“把生活过得更好一点”的质朴心愿,不也正是“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”的基底逻辑吗?


  两会的召开,其实是把“倾听群众、相信群众、依靠群众”践行好,因为这是一种永不过时的力量源泉。它在探讨关于过去的经验、关于现在的发生、关于未来的谋划,探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点点滴滴如何追得上百姓的所期所盼;也会去推动“共情”和“理解”,形成一个更加自信、开放、包容的城市形态,以“相依而行”去孕育“共同相信”。


  南京这座博爱的城市,不应只有“我”的叙述,更应有“你”的参与,无数个你我共同描摹它的模样。


  “总要来趟南京吧”的话题里,太多人描绘着对这座城市的感悟和眷念:写不尽的人文底蕴,随处可感知的城市温度和烟火气……而我们的南京还可以更好,城市建设永远没有绝对的“完善”,只有一步步趋于更深层次定义下的“完善”,去反哺到每个人的生活。


  一老一小、基层医疗、居住品质、交通出行、就业创业、功能配套……带着人民群众的期盼,代表委员们在两会抛出真知灼见。平凡的生活,不就是这些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汇集吗?


  推动解决急难愁盼,往前多想每一道,用心思考每一环,也许便能找到更优解。制度加温度,共同缔造社会治理的力度,最终换来的是城市美誉度。每一点实际的改变,也许便能让生活于这片土地的人们多一些幸福感和获得感。社会发展的意义,就是去温暖和呵护每一个为了社会更好运转而默默努力奋斗的人。


  回到对前文的解答,不妨给这个问题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:因为它是为每一个普通人而开,为我们的生活寻求一些“举重若轻”的答案。


图片来源 | 顾树荣